这些年理财、投资风行,让很多人的思维发生了变化。
其中一个明显变化是很多人懂得了复利。
所谓复利就是滚雪球,每滚一圈儿滚到的雪比上一次多,雪球增大的速度一圈儿比一圈儿快。
例如每次增长10%,按照复利,只要7次就接近翻倍——而不是10次。
复利的力量是无穷的,理财的魅力无法阻挡。我们绝大多数人会将自己的闲置资金存入银行、选择理财产品、或者进入股市。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十赌九输不得不信;
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75%,资金翻倍所需时间26年;
某宝七日年化收益率4%,资金翻倍所需时间18年;
某P2P按12%计,资金翻倍所需时间6年。
1900年,由诺贝尔捐献920万美元的诺贝尔基金会在瑞典成立。
随着每年奖金发放与运作开销,到1953年,基金会的资产只剩下300多万美元。而且因为通货膨胀,300万美元只相当于1900年的30万美元。
于是,基金会将原来存在银行的基金,请专业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价值投资,扭转了基金的命运。
在2005年之后,诺贝尔基金会总资产通过平均20%的年复利,达到近7亿美元,产生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越发越多的效果。
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爱因斯坦说过:宇宙间最大的能量是复利,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是复利。
在投资领域里,复利就是利滚利,把上一期的利息也作为下一期的本金来计算。
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复利现象。
1
复利的投资
巴菲特一生中99%的财富都是他50岁之后获得的。也就是说,50岁之前,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
从27岁,他投资的年复利是20.5%,50岁之后,进入财富爆炸期,靠的就是时间和复利的力量。
巴菲特说过:“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要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
这里的“雪”就是投资,“足够湿”就是投资收益,“长坡”就是投资的时间。
财富的积累也是如此,很多有钱人都不是生下来就很有钱,赚取的第一桶金也不足以暴富,方法都是通过时间来使钱生钱。
当你有了盈余资金,只要能产生盈余,哪怕很低,不断重复,利滚利,长时间下来,也会是一笔很大的资金。
利用复利思维来投资,时间、收益率、72法则、稳健是最为重要的四大关键点。
1)投资时间
从上面可以看出,时间在复利投资中的伟大力量,经过短短20年,100万就变成了上千万。
据测算,假设20%的年化收益,10年变成6倍,20年变成39倍,45年变成3657倍,50年将变成9100倍,最后5年的收益,将近前面45年的2倍。
我们常常对一天的收益率抱有过高的期望,却对1年、3年、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没有耐心等待。
罗伯特G·哈格斯特朗曾对1975-1982年美国股票市场上市值最大的500只股票进行了投资回报统计。
这8年是价格波动不大的震荡区域。他发现,在1年的时间里,大概有3%的股票上涨了1倍以上,把时间拉长到3年,比例扩大到18.6%,在延长至5年,价格上涨超过一倍的股票达到了38%。
也就是说在震荡市场上,你买30支股票,一年里有可能1支股票翻番,三年里会有5-6支,五年里会有10支-12支,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2)投资收益率
除了时间之外,其中对复利影响最大的就是R收益率了。
很多人容易忽视开始时的小收益而选择中途放弃。
举个例子,1万块,按照年化10%的投资收益率计算,一年下来也不过是1000的投资收益。尤其是把这1000块放到1年里来体现,每天也就2-3元的收益,对很多人来说都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但做过投资的人知道,要保持10%的年化收益率其实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即使如股神巴菲特,开始的雪球也是很小的。
接受开始的进步很小这个事实,有助于对复利这个概念形成正确的期待,拥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复利效果的显现。
等到你的价值增长了10倍,那么10%的增长,就相当于现在的你翻了倍。
但是没有现在微小的积累,就永远不能达到那个目的地。
就像哲学上的“秃头论证”:头上掉一根头发,很正常;再掉一根,也不用担心;还掉一根,仍旧不必忧虑……长此以往,一根根头发掉下去,最后秃头出现了。
也像社会研究学里的“稻草原理”:往一匹健壮的骏马身上放一根稻草,马毫无反应;再添加一根稻草,马还是丝毫没有感觉;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马儿身上添稻草,当最后一根轻飘飘的稻草放到了马身上后,骏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
而以上两个现象又像“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个最小的力量能够引起的或许只是察觉不到的渐变,但是它所引发的却可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R对复利影响巨大,微小的收益率差异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也能产生结果的巨大差异。
因此,也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走过这个阶段,等待复利神奇力量的显现。
3)72法则
投资界有个著名的72法则,即用72除以你的年化复合收益率得到的结果就是你的资产翻番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年化复合收益率为12%,资产翻番需要6年, 如果年化复合收益率为15%,资产翻番需要5年。
不必去想现在的一万是若干年后的几千万,单单是一个翻番就给人足够的震撼了。放在人综合素质的积累上,七年就是人的价值翻番的时间,这就是复利神奇的地方。
需要强调的是,这是年化复合收益率,就是若干年的累计收益率年化之后的收益率。投资的收益率受当年行情影响,而人的价值积累也并不是线性的,更常见的是量变带来质变。
3)稳健
复利最怕的是大额亏损,同时要尽量拒绝摩擦力的干扰。
很明显,在开始时,方案一中的收益率远远大于方案二,但10年后,收益却没跑过方案二。
可悲的是,很多人总是被方案一开始的高收益所吸引,却没想到后面的高风险;同理,这部分人也总是看不起方案二中低收益,更加坚持不到最后时间产生的复利结果。
这就是投资中体现出来的赤裸裸人性。
可以想象,无论前面50年积累到多高的程度,第51年亏损100%,一切将前功尽弃。
所以,复利的投资,稳健为先,不输就是赢。
2
复利的思维
所谓复利思维,其本质就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反过来加强A,不断循环。
其实,除了投资,生活中各个方面都存在复利思维。
1)知识的复利
比如每天坚持看半个小时书或者学习,也许一天两天,你和别人的差别无法显现出来,但经过多年的日积月累,差异会很大。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任何伟大的作家都不是生下来就会写书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日本后现代主义作家村上春树,每天坚持早上4点起床写作,一坚持就是35年。这每天的几小时看似没有多大的变化,但10年、20年后的写作水平一定是复利式提升的。
2)健康的复利
比如每天坚持跑步半小时,也许一天两天,你的身体并没有变得多么强壮,但坚持下来,你的身体状况会超过很多同龄人。
还是村上春树,他坚持跑步已经35年了。从夏威夷的考爱岛到马萨诸塞的剑桥,从日本村上市参加铁人三项赛,到踏上希腊马拉松长跑古道,他,永远在奔跑。
甚至还出了一本关于跑步的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在中国也受到热烈欢迎,成为跑步者的居家励志必备书籍,随随便便就卖了几十万册。
正因为坚持跑步,才弥补了他写作造成的身体能量的巨大耗费。即使到年老,也稍少生病。
3)人脉的复利
韩信小时候家贫,就常去别人家蹭饭吃,因此谁都不喜欢他。
有一次饿坏了的韩信遇到了一位正在洗衣服的老大娘,老大娘看到后就给食物他吃。韩信很感激那位老大娘,他对老大娘说:“等我以后有了钱,一定回来报答您!”
许多年以后,韩信参军当了将军,他回到了家乡,第一时间就去看望了老大娘,并且送上了一盘托金子。
这就是人脉复利的体现,有时候,你不经意的利他行为,对于对方来说可能是救命之恩。许多年后,这份恩情在回报的时候会被无限放大,即使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并不是想要得到报答。
所以,人与人之间,永远别说永远。
3
复利的启发
关于投资
1)投资者应该尽早进行投资,最好是在有了工资收入后,就进行必要的投资理财。
2)坚持是关键,要坚守住复利的过程。
3)不要小看小收益,重在累计,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
4)要让雪球越滚越大,拒绝高风险高收益,稳健才能致远。
5)不要想着一夜暴富,往往欲速则不达。
关于生活
1)要相信时间的力量,和时间做朋友,坚守住复利的过程。
2)用复利习惯去做事,并且长期坚持,量变到质变。
3)人脉之间,永远别说永远。
话又说回来,上面的复利计算是在纯净的数学环境下的理想结果,现实中很少有纯净的数学环境——因为现实中有各种摩擦力。
还是上面那张表为例。例如加上这个情景:初期投入1万元买股票。
首先,因为A股中只能买整百数量的股票,导致每次的权益无法被充分利用——这属于现实中主观导致复利无法执行的摩擦力。
还有,假设亏损交易都摆在前面的话,在迎来盈利交易之前,你的本金还剩下2100元。如果接下来那笔交易每股股价大于21元,因为只能买入整百股数,导致你无法进行这笔交易——这也属于现实中客观导致复利无法执行的摩擦力。
另外,人是情感动物,如果上来就连续亏损,必然会导致心态变化。出门就连续摔跟头,你可能会认为不吉利,干脆别远行了,扭头回家躲起来算了——这属于现实中主观导致复利无法执行的摩擦力。
为了让复利尽可能接近纯净的数学环境,可以采取各种手段。不过这不是本篇要探讨的内容,以后有机会再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