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板块方兴未艾,今天给大家聊聊创业板新股——中伟股份。
主要业务: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四氧化三钴等,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均在 90%以上 。下游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储能和消费电子。
行业地位:2019年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占全球的比例为13.8%,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四氧化三钴出货量占全球的比例为 15.5%,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三。
下游客户:与LG 化学、厦门钨业、当升科技、振华新材、天津巴莫、 三星 SDI 等国内外一流正极材料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20 年 3 月,与特斯拉签定供货协议。
前五大客户均是国内知名企业,并且高度集中。
行业集中度提升很快,对中伟股份在内的头部企业有利。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呈现门槛逐步提高、技术要求提升、财政补贴退坡的整体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环节的行业集中度均快速集中。根据 GGII数据,三元前驱体行业全球前三名的市场占有率由2017年的32.4%提升至2019的 42.3%;中伟股份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占全球的比例由 2017 年的 9.2%提升至019 年的13.8%。
公司的业绩也是非常亮眼。
之前的创业板新股金龙鱼和科创板的沪硅产业的趋势走势都对新股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中伟股份的上市,恰好赶在新能源汽车的风口。一定会大有表现。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伟股份”)居全球三元前驱体行业第二名,仅次于格林美。三元前驱体用于生产三元正极材料并最终生产成为三元锂电池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此外,中伟股份还有四氧化三钴产能,四氧化三钴用于生产钴酸锂正极材料并最终生产应用于以手机电池为主的消费电子电池。2019年,二者占中伟股份的营收比例分别为72.33%、25.70%。
但是,就是这么一家在其领域排名很高的企业,存货、应收款却居高不下,造血能力更是持续为负,靠融资输血才将资产负债率降低了一些。公司对于前五大客户,尤其是LG化学和厦门钨业的依赖更是突出。
高增长下是持续失血
2017-2019年,中伟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62亿元、30.68亿元以及53.11亿元,2018-2019年同比增速分别为64.77%以及73.11%;同期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170.07万元、4381.96万元以及1.21亿元,2018-2019年同比增速分别为274.50%以及176.13%。由此可见,公司的营业收入以及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均保持持续较快增长趋势。
但是,公司业绩的持续较快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增加。2017-2020年3月,中伟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16亿元、-2.08亿元、-2.51亿元以及-1.64亿元,连年呈现负值。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占营收的比值也持续小于1,2017-2019年分别为21.19%、42.91%、80.41%,今年一季度仍未突破1。
因此,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3440.90万元、46062.59万元、81069.10万元和81275.5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2.59%、15.01%、15.26%和51.82%。
同时,报告期各期末,中伟股份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高达32596.63万元、59459.67万元、103991.98万元和101939.92万元。
公司看似收入利润持续大增,但是其实造血能力非常虚弱,资产负债率一度超过80%,此后有所下降也是因为引入外部投资者资金还债,而不是自身造血变强。中伟股份曾于IPO前的2019年11月进行股改,稍后于12月引入大批外部资本注入。财报显示,中伟股份于2019年获得14.20亿元的“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与此同时,公司偿还了21.42亿元的债务。
大客户的“长工”?
上述显现出现表明中伟股份缺乏对下游客户的话语权。这一点从诸多主流电池厂商都有自己的三元前驱体生产子公司可以看出。以广东邦普为例,公司为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控股子公司,产品主供宁德时代,2019年三元前驱体全球市占率为9.30%,排名第三。另一家科创板动力电池头部公司容百科技也自产自用三元前驱体。
在此背景下,中伟股份主要就依赖两大客户是LG化学和厦门钨业,向前者供应三元前驱体,向后者供应四氧化三钴,2019年二者在中伟股份的营收中占比高达68.29%,今年一季度进一步突破70%。所以,这造成公司的客户集中度越来越集中于前五名,今年一季度甚至已经到了近91%。
中伟股份通过供货LG化学,从而间接打入国产特斯拉供应链,但是我们知道,国产特斯拉降成本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其品牌强势,使得上游供应链被层层“压榨”是常态。中伟股份显然也难以避免。
对客户议价弱势,使得中伟股份2019年销售毛利率为12.31%,其中三元前驱体毛利率为13.76%。对比行业主要竞争对手格林美,其2019年电池材料的毛利率为22.11%,高出中中伟股份近10个百分点
即使主营产品出货量居全球第二、第三,然而由于低毛利率,公司营业利润囊中羞涩;经营期间现金流常年为负,资金链承压;以及公司产品结构单一,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持续退坡,未来,中伟股份将面临市场拓展不及预期,成长性不能持续的风险。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伟股份”)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
据GGII的数据,2019年中伟股份三元前驱体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四氧化三钴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三。
低毛利率 营收、利润悬殊
从业绩表现来看,中伟股份在报告期内营收大涨,2017-2020年1-3月录得营业收入分别为18.62亿元、30.68亿元、53.11亿元、15.69亿元;尤其是2018、2019年,公司营收持续高速增长,增长率分别为64.82%、73.10%。
然而,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增幅却较低,但仅分别录得2513.59万元、9038.14万元、21230.94万元、6914.32万元。
从毛利率角度分析,中伟股份虽未在招股书中披露公司综合毛利率的具体数据,但从其主营业务毛利率来看,中伟股份毛利率远低于行业平均值。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9.90%、12.36%、12.50%、11.72%。
细分到产品来看,报告各期,三元前驱体的毛利率分别为8.59%、12.37%、13.76%、12.12%;报告期内三元前驱体毛利率的变动主要受产品结构高镍化以及硫酸镍市场价格变动影响。以及四氧化三钴的毛利率分别为16.62%、6.11%、7.52%、10.84%。
可以看到,公司主营产品毛利率波动较大,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较大。报告各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823.33万元、6313.39万元、17982.70万元、6265.72万元,囊中羞涩。
三元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领域,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成长形成了对上游关键材料三元前驱体的巨大需求。
然而,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持续退坡,市场需求不足的压力较大,我国新能源汽车2019年销量出现首次下滑,同比降幅为4%。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企业均面临降成本的巨大压力,部分企业出现净利润下降的情形。
2020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下滑42.85%,动力电池装机量下滑42%,同行业可比公司经营业绩出现波动。
而公司产品较为单一,且产能不足委托第三方加工,亦让中伟股份在整个经营期间显得那么不轻松。
细分来看,中伟股份营收主要来自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主要还是依靠三元前驱体的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用于生产三元锂电池的三元前驱体产品收入(不含受托加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高,分别为64.61%、74.92%、72.33%、68.48%。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的销量(不含委托加工)增长虽然不错,2019年分别增长130.15%、 474.64%,但销量的大增是因为公司在产品单价上做了让步。
而相比于同行业公司如格林美、宁德时代(广东邦普)、容百科技、华友钴业、长远锂科等多元产品尚可利润互补;中卫股份产品结构单一,若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发生不利变化,公司三元前驱体的市场需求将会受到较大影响,从而对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与持续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经营现金流连年为负
据招股书,报告期内,中伟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16亿元、-2.08亿元、-2.51亿元、-1.64亿元,常年持续为负。可见,公司经营现金流压力很大。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3.94亿元、13.17亿元、42.71亿元、12.06亿元;与此同时,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分别为5.25亿元、12.74亿元、44.36亿元、13.79亿元,现金支出大于现金收入。
不仅如此,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使公司面临一定的偿债风险。报告各期,公司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分别为84.03%、82.27%、40.79%、42.90%,虽然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报告期内,中伟股份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以及应付账款。公司通过质押、抵押及保证借款的方式来致使短期借款规模逐年上升,各期分别借款金额为2.08亿元、5.88亿元、7.38亿元、8.52亿元;应付票据分别为0.94亿元、8.91亿元、12.79亿元、13.29亿元;应付账款分别为1.34亿元、5.13亿元、8.37亿元、6.65亿元,亦相应攀升,主要系生产成本增加。
此外,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同时攀升,经营现金流进一步承压。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分别为2.34亿元、4.61亿元、8.11亿元、8.13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分别为17.69%、18.94%、20.91%、20.72%,占当期营收比分别为12.59%、15.01%、15.26%、51.82%;公司存货分别为3.26亿元、5.95亿元、10.40亿元、10.19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分别为24.64%、24.45%、26.82%、25.98%。
以及报告期内,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2.97亿元、11.41亿元、17.02亿元、16.93亿元,占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14.61%、27.93%、27.64%、26.93%,占比金额较大。未来若发生设备毁损、技术路线变化、资产利用率降低等原因,出现固定资产减值的风险,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