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程新材,周一大涨7个点。
上半年业绩虽然同比下滑,但是2季度利润环比增长83%。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9.43 亿元,净利润 1.8 亿元。

在《笑傲股市》一本书中,作者提出的can slim选股法,其中一条就提到要选择季度业绩环比大增的公司,并持续跟踪,容易出黑马。的确是,1季度已经环比增长了。
这家公司2018年才上市,是做酚醛树脂 ,一种橡胶助剂,可以用于电子化学品,亮点是即将要建的可降解材料。
通过引进全球巨头巴斯夫授权的 PBAT 聚合技术,在上海建设一期 6 万吨,满足高端生物可降解制品在购物袋、快递袋、农业地膜方面的应用。

自从7月,国家公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全国“禁塑”时间表。注意哦,不是“限塑”,是禁塑。可降解塑料市场关注度不断升温。
国外的龙头为——德国BASF公司的Ecoflex、意大利Novamont公司的Origo-Bi,以及国内的金发科技、金晖兆隆和蓝山屯河。上市公司就是金发科技。
金发科技做这个比较早,是2011年,准备到2021年继续扩到6万吨。
自打金发科技PBAT实现销量3万吨,并且董秘说供不应求后,2季度利润出现爆发性增长,当然里面还有疫情下的熔喷材料。

今年上半年,金发科技销量3.14万吨,同比增长49%。基本是来自海外需求,公司现在已经满产,国内的需求还没满足。
彤程只要生产出来,销售也是不愁的。因为巴斯夫已经说了,出产的原材料将部分交由巴斯夫作为ecoflex产品销售。巴斯夫自己的PBAT产能为7.4万吨。
虽然各家都在上产能,全国合计已经有38万吨,但是还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顺便提一下,小编关注的亿帆医药也在建2万吨,已投产1万吨,2018年业绩就已经大增54%,这还不是PBAT这种材料。达产后,也将受益行业政策。

彤程半年报新增的股东有知名私募高毅资本。创始人邱国鹭先生曾写过2本投资的书。

估摸着成本20元以内,在翻番的40元,估计已经走掉大半了。是否准确,3季报出台回来看。
这个合作的消息其实5月就出了。当时股价只有17元。

技术上看,短期有交易性机会。不过底部上来已经3倍了,对这个政策的预期也已经充分反映。更何况,真正投产要202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