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天云复盘

学缠论7:对三类买卖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完全分类(一)

有人疑惑,为什么下跌+盘整+下跌底背驰出现一类买点后就会上涨呢?难道不可能继续下跌吗?

对于这个问题,上次说到的走势类型的排列组合中,一共有六种,如果站在纯数学的角度,其实还有两种,那就是“上涨”+“上涨”和“下跌”+“下跌”,但是,这在理论上是不允许的。

为什么是不允许的呢?我举这样一个例子方便理解。

假如把一个中枢比做是恒星或是更大级别的恒星,那围绕中枢的两段震荡就可以看做是行星、甚至卫星(次级别以下级别)或是更小级别的恒星。

以恒星和行星为例,恒星就是中枢,围绕中枢的两段震荡对应围绕恒星的两颗行星。

这里就不去考量万有引力计算公式里面的质量距离问题了。这里就假设这两颗行星的质量还有离这颗恒星的距离亦或是其他的我不知道的一些细节都通通相等就完事了。

那么,这颗恒星对这两颗行星所产生的引力一定是相等的。

那么在趋势中,以下跌+盘整+下跌为例,中间的这个盘整就可以看做是一个中枢。这里有关于盘整的定义:

缠中说禅盘整: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盘整。

假设这个盘整只有一个中枢,那就可以看成是下跌+中枢+下跌。也就是行星+恒星+行星。

这颗恒星对这两个行星的引力是相等的。在下跌+中枢走完之后,通过MACD可以看出绿柱子面积的大小,这个绿柱子面积的大小就对应着第一颗行星脱离这个恒星引力所需要的能量。假设这个能量是五格。

那么第二段下跌,也就是第二个行星,如果它要脱离这颗恒星的引力,至少也需要五格或者五格以上的能量。

等第二段下跌走完之后,就可以观察它的MACD对应绿柱子面积的大小,如果这个能量大于或等于五格,也就是说这颗行星可以脱离恒星的引力。

这颗恒星已经拉不回来这个行星了。这个中枢已经拉不回来这第二段下跌了。

同样的,如果这个能量小于五格,那就意味着这个行星无法脱离这颗恒星的引力,那就势必会产生一个回拉的力。

也就是说,这个中枢会对这第二段下跌产生一个回拉的力,这便是前面所说的背驰。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理论上是不允许下跌+下跌的存在的,因为在背驰的情况下,第二段下跌会受到一个回拉的力。

在上涨+中枢+上涨中,这个理解也是一样的,如果第二段上涨的力度小于第一段上涨的力度,就属于顶背驰,它就会受到一个向下的力。

注意,上面说的只是产生一个回拉的力,并不一定就会被拉回去。因为顶背驰和底背驰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方向相反而已,这里就拿底背驰来说。

当这个回拉的力产生以后,也就是第一类买点出现以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哪些呢?现在做一个分类。

在判断准确的情况下,当第一类买点出现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只有两种,一是上涨,二是盘整。上涨就不用说了,现在直接说最坏的情况盘整。

根据盘整的定义:
缠中说禅盘整: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盘整。

也就是说这个盘整至少包含一个中枢。而且,这个中枢的级别一定比前面下跌的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要大。

为什么?还是拿上面的恒星行星举例。在下跌+中枢+下跌中,出现背驰的情况下,这个中枢会对这第二段下跌产生一个回拉的力,这颗恒星会对这颗行星产生一个回拉的力。

而它如果不想被拉回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找到一颗比之前这颗恒星更高级别的恒星,通过这颗更高级别恒星对它产生更大的引力,那它就可以不被拉回去了。

所以说,如果它不上涨不被拉回去,要在这里盘整形成中枢,那这个中枢的级别一定比前面下跌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要大。

好,那么第一类买点出现后,怎样判断它到底是上涨还是盘整形成中枢呢?理论上来说,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百分之一百的确定这个问题。

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操作级别,在更小级别上观察其上涨力度,如果在更小级别上连更小级别的最后一个中枢都达不到,那这个上涨力度就值得怀疑了,其后进入盘整的可能性就大了。

但是,就算在更小级别上达到了之前下跌的最后一个中枢,那也不一定就能判断它就会上涨,进入盘整形成中枢的可能性依旧在。

所以说,第一类买点就实用性来说,不如第二、第三类买点,因为第一类买点出现后,有二分之一的概率上涨,二分之一的概率盘整,禅师在原文里也常提及,尽量不要在第一类买点介入。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