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在应付次新股时会有哪些办法和技巧?
1、次新股日线图
今天主要说的是次新股。判断一个版块是否走强,条件很简单,就是出现30分钟缠论3买。如果日线级别出现缠论3买,那么这个版块就是阶段内的主流投资机会,包括保险股,周期股都是如此。30分钟级别虽然小点,但是判断由弱转强是可以的。
2、次新股30分钟图
上周三(8.16日)次新股突破,而且在缠论解盘里注意到这种情况,也提示了,要等缠论3买确认突破的有效性。上周四和周五一直处于回踩状态,今天次新股一根涨幅2%的大阳线确认回踩完成,缠论3买产生,确认这次突破是有效的。
为什么一定要等缠论3买出现?
上面也是次新股30分钟图,在图中次新股在7.7日有过一次30分钟突破,但是没有出现缠论3买确认,很快跌回原来中枢,进而跌破中枢破位杀跌。
真正的突破只有一次,而假突破则有很多次,在确认真突破(缠论3买来确认)之后再买入一点都不迟,而是刚刚好。
但光次新股就数百只个股,怎么去挑选呢?
首先参考大盘整体环境,大盘虽然在突破关口,但是没有完成突破,总体仓位还是要控制一下,由于板块有机会,板块里的个股机会就大一些,仓位建议5成左右。
选股方面,建议先从形态上筛选,板块在突破,出现缠论3买,个股也选择出现缠论3买的,这算板块与个股共振买点吧,成功的概率大一些。
但不是所有出现缠论3买的个股都需要买的,还要进一步筛选,选有业绩支撑的,剔除纯概念炒作的个股。符合的就可以买入了。
新股的操作,基本面、综合面之类的办法完全无用,因为时间太短,不可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只剩下技术面还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港股和美股一样,没有涨跌幅限制,更适合机构投资者,对普通投资来说,风险的波动是剧烈的。
如图显示,月K周K日K在技术的一些条件判断里都已失效。可以理解为,宏观的思考方式在微观里是不存在的。比如你眼睛可以里看到一只猴子,猴子身上有几微米的细胞是你看不到的。而当你用显微镜来看细胞时,猴子的身体已经和你看到的完全不同。
新股上市,波动超过80%以上,在这么大的波动里,仅剩下1分线还具备操作的可能性。
如上图,上面画出来的更小级别的中枢,虽然没有任何的同向第二个中枢出现,但只要有了中枢,在中枢之下,就有买入的机会。第二个中枢属于反弹向上时出现的次级别中枢,即不和前一个中枢产生同向关系,又不算是反转的确认,只是1分钟以下级别的盘整中枢。而买入点只在次级别盘整中枢之下有一个盘整的买点,而且还不出现更小级别的一卖,只有一个二卖。二卖的判断是利用MACD这个工具来判断的。
这个原理叫,次级别的反弹,正常的情况会回到前中枢。即第一个中枢范围内。
而仅存的这个机会,叫盘整买法。盘整中的买法,利用到了走势的延异性,属于至少是初二以上水平的能力。
次新股,葫芦娃
葫芦娃,月K上,没有任何可参考的价值,一共上市3个月,三根K线是什么也看不出的。而日K中,目前也只是一段向下,没有看到任何的反弹迹象。
如上图,只剩下30分,还能画出中枢。中枢是判断所有买卖点的唯一参照物,有了中枢,就好判断力度和趋势。第一个黄色中枢,代表5分级别,之后的向下又出了两个1分的中枢。1分的两个中枢是同向的,而且没有重合关系,就构成了1分钟的背驰。背驰之后一般就会出一买。
所以明天会出1分钟的一买,至少涨到前中枢范围内,如果一次性涨过两个中枢,那么有大概率开始小转大的转折出现。该转折的力度超过黄金分割的0.618,就还有机会生长出大反弹动力,创新高也变成可能性非常大的情况。
上述判断利用了走势的多义性、三个不同级别的分析,外加中枢和背驰的分析。另外,趋势动力上,在日K级别来看,也能判断出还有向上的一段动力即将要发生。
当然,最坏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比如出现一个小级别盘整,盘整中缓缓向下运动,时间换空间之后,还有向下的动力。那就非常不妙了。
1分钟前中枢30.13至31.2。最小的卖点计算之下,还有7-10%的空间。不过站在更大的级别来看,股价的反弹,不出意外,会有一次机会回到3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