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天云复盘

如何分析前十大股东?股东背景能透露巨量的信息

通常情况下我们研究一只股票,第一步会看公司前十大股东,最后一步则又会回到前十大股东。股东背景能透露巨量的信息,与财务报表披露的公司“当前状况”所不同的是,股东背景透露的公司“本性” 的信息,很多时候才是我们决定是否能够投资一家公司的关键所在。

股东性质与实际控制人

股东性质,简单说就是国企和民企之分。

我长期从事信贷相关的工作,熟悉中国金融市场的人都了解,即便有银保监不厌其烦的强调不允许“歧视”民营企业,但中资银行对国资、民资企业区别对待是不争的事实。

国资的优势简而言之有这三点,一是经营相对比较规范不会乱来,做假账的概率相对要小非常多;二是股东资源比较丰富,对经营有协同作用,还有资产注入的想象空间和天然的政策资源;三是不容易倒,很多国企如果出现经营不善亏损面临退市,地方国资委或者上级母公司会将其他优质资产注入以“保壳”,保壳保的是资产,更多时候还是国资的“面子”。

“不会倒”是投资国有上市公司的最基本底线,股票什么时候涨,什么时候跌这是个玄学问题,短线被套成长线的比比皆是。反正都是套,套在国企身上当然要比民企好太多,也许某一天遇到一个你自己都不能理解的题材爆发,你的票就刷刷解套甚至盈利了。比如上海国资的企业、深圳国资的企业就特别容易搞事情,有个政策先别管是务虚还是务实的题材股先爆发,相似的还有一带一路、自贸区题材的。

A股并不是没有国有企业退市的先例,但是比例上相对而言非!常!少!中国资本市场创立之初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有国有企业改革,有优质国有资产要资本化,也就必然有另一些鱼龙混杂的国资要来“圈钱”。

在判断国企根基深浅的时候,还得结合实际控制人的实力综合判断:

央企的牌子大但体系也大,有时候甩掉一些非核心资产的子公司、孙公司并不是新鲜事,还得从公司具体所处的业务板块和上级持股比例来判断;地方国资控股的企业成长性差异很大,专业型的国企有不少很突出的大白马,但短线题材并不丰富,大到茅台、格力,小到片仔癀都是此类型;平台型的国企业绩和成长性都一般,但是很容易踩题材,比如上半年的大牛股市北高新、当年的自贸区急先锋外高桥。

要特别注意的是识别“假国企”,比如今年暴雷的中信国安。乍一看名字,中信集团的成员,跟中信银行、中信证券看上去就是手挽手的好兄弟。但深挖一下你会发现,中信国安的最终实际控制人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仅仅有20.95%的股权是中信集团的,早在2014年公司进行混改引入了多家民营资本,国资就让出了控股地位。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暴雷后,大股东是很难拿自己的优质国有资产去替他续命的。

国资的优势几乎对应的就是民资的劣势。国情决定,民营资本的成长自带“原罪”,民营企业能获得的资源、资金、政策与国资相比完全不在一个竞争段位上。对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是民营资本的发展道路天然有瑕疵,在政治风险、政策风险面前毫无抵抗力,这意味着投资民营企业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有天然的“不确定性”。

但与之相对的是民营资本的优势:机制灵活、成长性高、想象空间大。对投资者而言,可以再加一条,民营企业主动市值管理的意愿更强,翻译过来的意识就是,大股东自己都想炒自己股票。

实际控制人是我们研究民营上市公司时,必须关注的重点中的重点。前面提到,我在看一只股票时会先看前十大股东,这是为了了解公司性质,判断是否有兴趣有必要继续研究下去,最后还要回到前十大股东上,主要是为了深挖实际控制人。

我们要了解一个人,需要从他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去挖掘分析。如果把上市公司比作一个人,这个人的个性性格、思维方式、处事作风、长远目标很大程度都由实际控制人决定。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个上市公司,必须对实际控制人个人有所了解。民营企业的发展中,“人”往往是决定性的因素,但对投资者而言往往也是隔着电脑屏幕最难了解的一环。

我们通常会从几个简单的维度先去观察,比如专业性很强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不是科班出身,是不是业界大牛,对主业的专注程度如何。我们在研究兆易创新的时候,注意到实际控制人朱一明不仅是国家“千人计划”的专家,还是清华系的,在半导体产业中清华系有着很深的背景和资源,这样的实控人背景我们相对就会放心很多。相反,一些成长履历有空白,专业背景不扎实,甚至半路出家的实控人,我们对这类上市公司会多一个心眼。

还比如说,我们可以从实际控制人体外的产业投资来分析他的性格,是专注主业还是多元化,财务杠杆是偏稳健还是偏激进。很多民营上市公司的实控人在地方有比较大的影响力,会拿一些资源搞搞房地产、酒店旅游,这都很正常,但如果规模大了就要引起注意。总体上我们比较喜欢专注主业,财务杠杆相对稳健一些的大股东,毕竟老实人诚不欺我。

法人股东与个人股东

我个人在看大股东的时候,很在意控股股东是法人还是自然人。这里面不能一概而论,但相对而言,法人股东背后的信息会更复杂一些。不少企业在IPO之前都会做一些股权架构的调整,把优质资产装入上市公司,非优质资产放到上市体系外。于是我们会经常看到母公司是某某控股、某某集团有限公司的情况,有一些是为了资本运作方便并无可厚非,但也有不少目的并不单纯。

深入挖掘后,我们经常会发现母公司在体系外还有很多很复杂的产业,有些和上市公司主业相关,有些不相关。这里面有几个容易踩的雷,一是关联交易虚增业绩,比如大量的关联采购抬升利润;二是转移负债粉饰报表,比如把大量负债放在母公司的其他控股公司上,使得上市公司本身看上去负债率很低;三是挪用资金进入体外产业,比如通过关联方拆借、集团资金归集的方式把上市公司的资金挪用到体外产业。

我们之前曾经在分析海澜之家的文章中,着重提过集团母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的一些复杂情况。在今年好几个暴雷的案例中,我们也看到很多由上市公司母公司进行运作的影子,比如康得新的大股东康得投资集团通过集团统管资金池挪用上市公司资金,三安光电的母公司三安集团挪用上市公司86亿预付款等等。由于大股东不是上市公司,没有义务披露自己的合并报表,这就会使得我们要整体评估整个集团面临很大的困难,上市公司也许财报靓丽,但集团母公司可能已经千疮百孔了。

并不是说自然人股东就不会有这些情况,乐视网、保千里也都是自然人大股东。在但相对而言,法人股东在操作上会便利很多,方式上也更为隐蔽,同时也便于实际控制人把这些行为与自己个人进行切割。A股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环境整体上还是很恶劣的,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绝不是个别的存在。

自然人股东需要重点关注股票质押情况,以及体外的个人投资情况。早几年,大股东在体外培育产业,再通过上市公司定增把自己的体外产业收购进来,是很多大股东套现的传统套路。这套路这几年不好走了,尤其对小市值的上市公司更加艰难。所以,对自然人股东在体外有很多个人产业投资(尤其关注非主业投资的),同时股票质押比例偏高的,要提起十二分的注意。

当然也不排除体外培育的产业特别优质,能够反哺上市公司的,这要另当别论。但就我个人而言,这种“不透明”是我比较排斥的。但排斥并不等于拒绝,投资本身就是一个博弈和选择的过程,需要把时间纬度一并纳入考虑。

都是吸血鬼,也有好爸爸

也不是所有的大股东都想着当吸血鬼抽干上市公司最后一滴血。也有很多大股东不仅不抽血,还能源源不断为上市公司输送营养,甚至在上市公司遇到困难的时候慷慨解囊。与上面排雷不同,这种企业才是我们要挖掘的投资对象。

我们前面分析过的公司就有一家,宝信软件。

可以看到,第一大股东是大名鼎鼎的宝钢股份,而且持股比例高达50.81%。宝钢在宝信软件的发展历程中绝对充当了超级“好爸爸”的角色,不仅直接提供业务资源,让宝信软件在钢铁信息化业务上一马当先,而且还直接提供固定资产,把老旧厂房给宝信软件做IDC机柜,这可是IDC行业绝对的稀缺资源。宝钢这个好爸爸,给儿子鼎力支持也就算了,还不求回报,不拿儿子一针一线。

宝信软件中报账面的其他应收款仅有7000多万,相对应的是账面货币资金高达35亿元。当然了,爸爸财大气粗,根本不差你那点钱。

可见,人间自有真情在,并不是所有大股东都是吸血鬼。也有一些鼎力支持上市公司的好爸爸。遗憾的是,看了一圈好爸爸大多数是国资背景的,相比之下,资本家真的是坏滴很呐。

股权架构与股权集中度

上市公司由于股权分散的特点,基本上持有股权比例超过三分之一的就可以通过董事会对上市公司进行实际控制。也就是说,哪怕某个上市公司市值高达1000亿元,在一定前提下,你只需要334亿元就可以实际控制这家企业。这里的一定前提,当然是股权足够分散,吸收股份的过程不会导致价格过度抬升,同时排除一些政治因素。

最典型的是万科。

2016年底,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华润持股比例仅有15.24%,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是57.4%,彼时宝能自然是有充分的条件可以在二级市场直接吸收股份成为万科的实际控制人,要知道万科当年的总市值不过2000亿元,而期末账面的货币资金就高达800亿元,敏锐的姚老板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套利机会。

对股权结构分散的上市公司,我有时候会用一个简单粗暴的模型评估,即拿总市值的三分之一买下这个公司会不会亏?如果不亏,甚至还很划算,那么一定也有产业资本和你想着一样的问题。毕竟自己创业,还不如捡个现成的。

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则是另一套逻辑。比如前面提到过的宝信软件,大股东持股比例过半,小股东完全不可能动摇到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掌控力。投资人只能通过跟随公司成长或者分红来分享公司经营的成果。我们举两个高分红的例子,华宝股份、地素时尚。

华宝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81%,我们来看看公司上市以来的分红情况:

上市以后,马不停蹄就分红了,而且一口气分了24.6亿元的现金,比累计净利润还多。同样的看看地素时尚,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超过七成,IPO以后也是每半年分红一次,一次分红4个亿,公司2018年全年的净利润也就不到6个亿。股息率就能跑赢大盘。

股权集中度高,分红大部分钱也就到了自己口袋,大股东自然分红动力比较足,特别是上市公司口袋里确实有真金白银。比较担心的是,大股东持股比例高,对公司有绝对控制权,进而导致公司治理上的监督机制失效,小股东利益无法保障,大股东随时掏空上市公司,比如黄光裕赌博后的事。

当然,股权集中度高也有好处,有很大的股权稀释空间,不论在定增、可转债上都有比较大的运作空间。这里大股东的“本性”就非常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看一家上市公司,最后要回到对实际控制人个人的挖掘上来。

这里说前十大股东,当然不仅仅是大股东。

从前十大股东的构成上,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他信息。比如沪深港通北上资金的结构,北上资金每天公布持仓数额,而且北上资金往往比其他资金更加敏锐,这可以是我们短期甚至中期投资很重要的参考;还比如,一些特定行业产业资本占的股权比例,我们在研究半导体产业的时候,特别看中的就是国家大基金有没有投,会不会投,这是对公司行业地位的很直接体现;再比如,前十大股东中基金投资的比例,有一些股票基金持仓比例极高,甚至已经成了影响股价的主要因素。

拿电子大白马立讯精密来说,前十大股东立基金占了半数,剩下的还包括大股东、深港通、国家队。在重仓的五家基金中,东方红系的占了4只,陈光明在离开东方红自立门户后的首只基金也把立讯精密作为了第一大重仓股,这还并不在前十大中。参考我们前面在《你的交易对手是谁》中说的,立讯精密的股价短期来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几个重仓基金,尤其是东方红系、陈光明系的动作。

同样的情况在我们分析过的视源股份身上也可以看到。

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东方红、泓德远见、景顺长城3家基金占了不小的比例,而且前十大流动股股东合计持股量占到了流通股的近三分之一。要知道,视源股份虽然总市值高达576亿,但流通市值只有区区61亿,这61亿元流通盘才是决定短期股价的直接因素。你的交易对手是谁,是不是显而易见了?

有时候,投资本身也是一个信息博弈的过程。散户能获取并分析的信息十分有限,机构正是利用这些信息不对称割我们的韭菜。前十大股东虽然只是一串名称和数字,但其实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深入挖掘的信息。投资也是一个自我修炼和成长的过程,教我们从有限的信息中去挖掘、提炼有价值的内容。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