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产生过很多收益大大多于风险的品种,如大比例折价的封基,股市暴跌吃下折肉的分级A,到期肯定兑现的债券等等,大比例折价的封基在几年前就到期了,现存的一些封基的折价有如鸡肋;分级A到明年年底也寿终正寝了;而当年必定兑付的公司债和企业债,现在也因为爆雷不断,只留下几只AAA可以供普通投资者投资。唯独只有可转债,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还因为定向增发的取消,成为上市公司上市后融资的一种重要手段。
到今天为止,已经上市正在交易的可转债(不含可交换债)一共有178只,历史上已经退市的可转债有61只,从发行到退市平均2.15年,退市价格平均150元,除了双良转债退市前价格跌破100元,其余60只可转债在退市前的价格均远远高于发行价100元,年化收益率超过20%。即使这178只可转债,在2018年大熊市里平均下跌只有5.02%,2019年截至到10月30日平均上涨19.72%,虽然今年不如指数涨幅,但如果从2018年年初开始算起,平均涨幅也有13.71%,而同期沪深300则下跌了5.37%,期间可转债平均最大回撤是19.89%,而沪深300最大回撤高达32.46%。
可转债收益风险比高于普通股票,是因为可转债这种品种下有债券保底,上可以和股票同步上涨这样的特性所决定的。虽然摊大饼平均持有已经相当不错,但还是有很多投资者希望能在可转债上获取阿尔法收益。如用期权定价模型等,但大部分都比较复杂,普通投资者实操相对困难,还不如用价格来的容易理解。
可转债发行价一般都是100元,6年左右到期,一年的利息非常少,几乎忽略不计。但因为可转债是债券加上一个股权期权,作为发行方,是非常希望投资者能转股的,从这点上说,这是比较少有的投资者和发行方利益一致的品种。即使股价下跌,还可以调低转股价便于投资者转股。而退市的61只可转债,绝大部分都是以强赎为终点,逼着投资者转股。所以价格是投资可转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
先介绍一下以下讨论中遇到的4个因子:
第一个叫价格阈值,比如说是105,那么就是说105以下买入,以上就不买了。
第二个叫换债天数,比如说30天,那么一次操作后即使各类因子发生变化,也要再等30个交易日后才操作,这主要是避免系统的过度反应。
第三个叫价格排名,比如说35,是指即使有45个可转债价格都在价格阈值105以下,但我们只取价格最低的35个可转债,这样可以避免数量太多,或者说在太多可转债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选出最低价格。
第四个叫到期日阈值,一般可转债是6年,但越是到期,上市公司离开到期日越近,就会越有动力转股而避免还钱。所以这个因子也是有作用的,下面的回测会说明这一点。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因子价格阈值,把换债天数固定在30天,把价格排名和到期日阈值排名都置于350,因为已经大于总数178了,所以相当于剔除了这两个因素。
回测表明,在其他因子不变的情况下,价格阈值越大,收益率会下降,最大回撤会增大。但如果把价格阈值设置的太小,会导致极端情况下选不出可转债。一般在100-110比较合理。
我们再看看换债天数的影响,我们固定价格阈值为110,换债天数从10天变化到50天,我们就会发现换债天数在20-30天之间收益率相对比较高而且稳定,而回撤相对比较小
如果我们固定其他因子,仅仅变化价格排名,从取最小的前10名到50名,大概最佳值在30-40名左右。
最后我们固定其他因子,把到期日阈值排名从10变化到50,就会发现排名越前面的收益率越高,但带来的问题是符合条件的数据减少而且回撤增大。
当然这些因子的作用不是线性的,没必要去凑出一个最佳值,这样往往会过度拟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尽可能分散投资,能取得一个相对不错的结果就很好了。比如我们选取价格阈值为110,换债天数为30,价格排名为40名,到期日阈值排名也为40名,对应的结果2018年还涨了0.52%,2019年截至到9月底是26.75%,最大回撤是17.41%,虽然今年跑输沪深300等指数,但累计来看表现远远好于指数,而且风险相对要小很多。
模型中的“1”里的“更新”能自动获取178只可转债的最新数据,“参数”里的四个黄色数字都是可以调整的,对应的收益率、最大回撤等自动计算出结果。模型只计算了现存的178只可转债,而且没计算利息收益,也没计算交易成本,这些细节不影响最后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