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天云复盘

投资选股的方法:就是把握优秀公司的成熟时机与长期持有

投资选股的方法:就是把握优秀公司的成熟时机与长期持有

时机就是具有时间性的客观有利条件,既然时机是客观条件,就有成熟与不成熟之分,而不是自己主观认定怎么样。无论做什么要想成功,对时机的把握很重要,做事的机会还不成熟,还不是行动的最佳时候,我们都知道还要等一等,否则,事倍功半。

选择股票的时机就是去把控时代趋势下的行业趋势和公司业绩增长或释放的客观有利条件,而不是根据大盘指数点位去择时,也不是根据一只股票的股价是不是在底部去择时,我们会发现这两种择时方式运用在最近2年结构性分化的市场基本是无效的,持续涨得好的大牛股既不跟大盘指数也不是趴在底部,大多数趴在底部的股票却总是一直趴着起不来或者是脉冲扑腾两下又趴下了。就一般人的研究能力或商业洞察力而言,底部买股后很快成为大牛股的,多少都带有蒙对的运气成分。

一般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投资时没有一眼洞穿公司本质的能力,不妨融合三个维度研究考量股票的“时机成熟度”,然后做出投资选择:

首先,最重要的是看行业趋势、公司基本面持续成长逻辑尤其是未来的长期逻辑(结构性分化的市场,很多股票的业绩增长不错但股价长期不涨,这或许就是市场不认可它未来的长期逻辑)。

其次,看这只股票价格运行强弱趋势的成熟度及延展性,很多股票的强势都是维系几天甚至几周之后返身跌回去,这种强势是缺乏延展性的。而少数股票的强势运行在数月时间内仍然可以持续,延展性很好,优质成长公司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市场对基本面长期逻辑硬朗度的反映。

第三,看这只股票价格运行强势是否大幅超越同行公司及大盘运行,指数波动幅度很窄的市场环境下,如果一只股票连大盘都跑不赢,大概率不值得去重点跟踪与研究。

公司基本面长期持续成长逻辑是核心,市场面运行趋势可以作为基本面长期成长逻辑研究的辅助印证,仅仅是甄别公司的一种辅助手段,目的是帮助提升自己对公司逻辑研判的正确率。

成功重在把握成熟的时机,时机不成熟之时可以提前去观察、去研究、去洞悉但不适合立即行动。

买入时机过早,从投资角度理解是指过度超前预期公司业绩释放时点而过早介入,夸大了自己对基本面的认知能力,这大概率会付出很高的时间成本;从投机角度理解是指过早介入股价处于底部区域的股票,这是抄底思维,底部往往面临反复折腾和折磨,要掂量或评估自己抵御这种底部反复折腾的能力。

买入时机过晚,从投资角度理解是指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已经同步被市场股价大幅上涨所展现甚至透支了;从投机角度理解是指股价阶段性出现翻1~2倍之后再去大幅追涨,这种行为大概率是自己后知后觉去网上找逻辑认为未来还有很大空间,也是夸大自己解毒能力的一种表现。凡事都讲究一个“度”,这个“度”只能自己去考量了。

如果不深究公司基本面长期逻辑,而只是根据市场趋势去大幅追涨,假如未来逻辑并不硬朗,可能自己就是接盘侠,如果未来还有继续大涨的逻辑,但是股票上涨都是螺旋型而不会一蹴而就涨到天上去,阶段性大涨之后股价随时可能进入阶段性大幅下跌或宽幅震荡,高位介入克服不了大震荡甚至导致亏钱出局,一手好牌也能打成输家。

如果仅仅跟随市场股价上涨趋势去跟风参与,而没有对公司基本面长期成长路径与逻辑进行过深度研究或吃透,是很难看得清未来或抵抗住大幅震荡的,三两个大波动就会丢盔弃甲,既然无法耐得住寂寞,自然也就守不到繁华。

比注册制还腻害的大量发新股,如果现在反而觉得中国股市的股票数量越来越少了,那就表示对市场进行了抽丝剥茧。

为何这么说?因为现在股市结构化特征非常明显或严重分化成为常态,60%以上的平庸公司的股票都被边缘化,只有10%~15%比例的股票有长期甚至超长期行情,15%比例的股票有中期或中长期行情而且可能属于中长期脉冲性质,是不是会觉得A股市场的股票数量反而会越来越少了呢。以前中国股市是齐涨共跌特征,牛市来了,鸡犬升天,啥烂股票都有机会而且有的垃圾股搞出一个热门题材还在牛市中有大机会,乱花渐欲迷人眼,尽管以前中国股市的股票总数少,实际上是股票数量很多。

既然股票数量少了,值得研究和可选择的优质标的自然大幅缩容,找到好公司好股票反而相对变得简单很多,结构性分化市场,既然是60%以上股票没戏,那么,对于耐不住寂寞而喜欢折腾的散户而言,长期持有优秀的真成长龙头公司受到市场的诱惑或干扰因素也大幅降低,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儿。股票市场,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绝大多数人的炒作欲望。

退出移动版